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把握新时代计算机教育科学研究新机遇

来源:教育科学论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编者按: 近年来,国内人工智能等很多计算机科研领域在国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能与美国平分秋色。但是,为什么计算机教育领域罕见来自中国的优秀论文?国内的计算机教育研究人员

编者按: 近年来,国内人工智能等很多计算机科研领域在国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能与美国平分秋色。但是,为什么计算机教育领域罕见来自中国的优秀论文?国内的计算机教育研究人员很难获得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同等资助力度的独立研究资助,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以科研项目考核为导向的国内高校,如果继续“重科研轻教学”,我们将在信息领域的国际竞争中面临人才缺失的困境。为此,国家基金委全面启动支持教育科学基础研究的相关工作,目前已经确立了 F0701 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二级代码。

《计算机教育》杂志社于 2017年10月21日在北京举办了“计算机教育的科学研究”主题沙龙,邀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政策局郑永和副局长以及11名高校教师参加。本刊将陆续发布与会老师的观点,希望能够促进计算机教育领域教育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

0 引 言

互联网信息大数据时代,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机器学习、云计算、智慧教育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科学融合教育教学的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增加。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AI+教育”“VR+教育”等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方法不仅对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也对计算机教育科学研究提出了新课题[1]。

以往计算机教育在深度融合教育科学等交叉研究方面存在局限,难有突破性的教育研究成果能够及时跟随国家发展战略而推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教育部,自2018年起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增设了F07“交叉学科中的信息科学”目录,下设F0701“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二级申请代码及10个三级目录研究方向,开启我国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科学研究的新起点,翻开了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历史性的一页,也为计算机教育科学研究带来新的机遇[2]。

首批增设的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目录,把解决信息技术融合教育问题的关键,转向运用自然科学研究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探索教育科学研究的新课题、新领域和新方向,以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对科技强国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如何凝练已有研究基础,凝聚教育科研创新合力,共同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向,是新时代国家战略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也是提升信息科学创新人才培养以及计算机教育研究水平必须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3]。

1 凝练研究基础,从提高教学质量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计算机教育历经了不同阶段技术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积累了大量的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和建设经验。以往高校计算机教育主要结合本校实际教学改革需要,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跟随计算机技术发展,进行学科建设等研究探索与实践,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发展建设基础。

1.1 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实践与发展

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伴随着计算机新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又不断提出新课题新目标。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首先应从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到教学评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各方面,作系统规划和设计,更多是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和提高教学质量,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到网络辅助教学、MOOC/SPOC在线课程建设及混合式教学等各个教学环节,开展各阶段探索研究与实践。

实际上,教育要以人为本,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带来的教育领域变革,最直接的反映就是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和教育理念的结构性变革。目前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产出导向型教育模式在国内得到广泛重视和较多的实践应用,其基本理念是将传统以教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学习者由被动受众转换为主动学习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常在混合式教学实践中采用OBE设计模式,一般包括为学习者设定课堂教学成果目标、组织达成相应能力目标的教学活动、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获得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并借助软件工具进行统计分析,建设形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未来计算机教育不仅是教育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变革,还要结合“互联网+教育”“AI+教育”“VR+教育”等智慧型信息技术教育学习手段,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提升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从而提高整体学习质量。

文章来源:《教育科学论坛》 网址: http://www.jykxgw.cn/qikandaodu/2020/0803/583.html



上一篇:教育大数据在高校贫困生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乌鲁木齐高新区书法教师“蒲公英计划”公益培

教育科学论坛投稿 | 教育科学论坛编辑部| 教育科学论坛版面费 | 教育科学论坛论文发表 | 教育科学论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