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教师与学生作品选

来源:教育科学论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根据基础教育的需要调整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的要求,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教学要为基础教育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根据基础教育的需要调整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的要求,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教学要为基础教育服务。为了保障农村基础教育优质师资的需求,湖南省大胆创新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于2010年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学历农村小学公费定向培养计划,由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承担农村小学教育专业定向培养任务,该项目已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泥工立体造型是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美术手工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在锻炼师范生的立体造型技巧、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弘扬我国传统美术文化和民间美术文化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笔者担任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美术教师,对师范生先后进行了多年的泥工立体造型教学实践探索,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泥进行立体造型教学。首先采用陶泥进行教学,陶泥的可塑性强,色彩单一,适合塑造体积较大的物体,缺点是容易把教室和手弄脏,只适合力气较大的高年级小学生来做,低年级小学生力气太小不好做。接着,采用橡皮泥进行教学,橡皮泥色彩丰富,柔软易捏,不适合塑造体积大的物体,最大的缺点是容易开裂,还没等到展出就出现许多裂缝。最后,采用超轻泥进行创艺教学,超轻泥是近几年来面市的新兴产品,色彩鲜艳、柔软干净、可塑性强,干后不易开裂可长期保存,虽然不适合塑造体积大的物体,但可通过巧妙与纸质材料或综合材料配合使用,可以达到增大体积的作用,展出的视觉效果非常好,特别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使用。 超轻泥立体造型分4课时进行教学,第1、2课时介绍超轻泥的工具材料、基本造型技法和成型技法,学习纯超轻泥立体造型技法;第3、4课时,学习超轻泥与纸质材料、综合材料相结合的立体造型技法。以下是笔者运用超轻泥进行立体造型教学的实践探索,有不当之处,希望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一、了解超轻泥的常用工具材料 超轻泥立体造型的常用工具包括各种泥塑刀、滚筒、牙签等。除此之外,还可采用剪刀、梳子等工具辅助造型。超轻泥立体造型的材料是各色超轻泥,色彩越丰富,表现力越强。 二、掌握超轻泥的基本塑造方法和基本成型技法 超轻泥的塑造方法包括剪裁法、挑拨法、压印法、扭卷法、混色法等,其中混色法包括完全混色与不完全混色两种方法。超轻泥的成型技法主要包括球状、球饼状、条状和水滴状等的成型。超轻泥塑造方法只是一些细节的局部塑造和混色技巧,要做成立体造型的物体,就要了解超轻泥的成型技法。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出超轻泥的基本成型技法主要包括球状、球饼状、条状和水滴状等的成型。师范生还可根据实际需要,探索更多的成型技法。 三、超轻泥的立体造型教学实践 在掌握了超轻泥的基本塑造方法和基本成型技法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师范生进行超轻泥立体造型的实践探索了。超轻泥立体造型教学实践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纯超轻泥立体造型阶段,二是超轻泥与纸质材料相结合的立体造型阶段,三是超轻泥与综合材料相结合的立体造型阶段,三个阶段的教学呈递进关系。 (一)纯超轻泥立体造型 以《玫瑰花》为例,学习纯超轻泥的立体造型制作步骤: ①将红色超轻泥滚压成薄片。 ②将超轻泥绕在牙签的一头,上紧下松绕出花心。 ③根据玫瑰花的造型特点,将花瓣由小到大错位粘贴。 ④玫瑰花花头成品图。 ⑤将绿色超轻泥滚压成薄片后,切割成树叶形状。 ⑥轻轻划出叶脉。 ⑦通过牙签做的茎,将花与叶连接起来。 ⑧《玫瑰花》成品图。 (二)超轻泥与纸质材料相结合立体造型 由于超轻泥价格较贵,单独使用超轻泥塑造的作品体积小,视觉冲击力不强,需要附着在其他材料上增加体积,用少量的超轻泥塑造体积更大的立体作品,与纸质材料结合使用创作立体作品,能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超轻泥的制作不能只传授技艺,还要结合中华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在我国民间,布老虎既是舒适的儿童生活实用品,又是精美的儿童玩具,同时寄托着长辈们辟邪、保佑儿童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布老虎以布块、绸缎为面,蚕茧、荞麦皮为芯,再用彩画或彩纸刺绣各种花纹图案进行装饰。考虑到布面材料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教学难度太大,换成用超轻泥和废报纸来制作《民间小老虎》,不仅减小了教学难度,创新超轻泥与纸质材料相结合的立体造型制作,还对民间布老虎的文化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以下是超轻泥与纸质材料结合使用创作立体作品《民间小老虎》的制作步骤: ①用胶带粘贴成纸球。 ②将布老虎的头部、身子和四肢用胶带相连。 ③将超轻泥揉压成薄片。 ④将超轻泥薄片包在废报纸做成的模具上。 ⑤超轻泥薄片完全附着在报纸模具上,并进行塑造。⑥《民间小老虎》成品图。 在教师的引导下,师范生创新了许多超轻泥与纸质材料相结合立体造型形式。如借鉴河南淮阳的民间泥泥狗造型,中间用废报纸,外形用超轻泥涂抹装饰的《泥泥狗》;先用硬纸板做房屋立体造型,然后将超轻泥盘条覆盖在硬纸板上的《林间小屋》;;结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司马光砸缸》,先将硬纸板做成一个墙角,在硬纸板上用颜料描绘相关背景,然后用超轻泥塑造的人物和场景造型,还可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三)超轻泥与综合材料相结合立体造型 超轻泥的附着能力很强,不仅可以附着在纸上,还可以结合各种综合材料进行造型,以增强超轻泥立体造型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以《出水芙蓉》为例,学习超轻泥与综合材料相结合的立体造型制作步骤: ①选择空雪碧饮料瓶一个。 ②剪出饮料瓶的叶片造型。 ③将瓶口剪下放入瓶中间,作为超轻泥花朵的支架。 ④《出水芙蓉》成品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师范生创新了许多超轻泥与综合材料相结合立体造型形式。如《酒瓶装饰》是在啤酒瓶上进行涂抹,并用中国传统的脸谱进行装饰;《马勺》是借鉴陕西用悬挂绘有彩色兽面图形的木马勺来镇宅辟邪的习俗,在木质饭勺上粘贴超轻泥,描绘具有浮雕效果的造型粗犷的脸谱形象;在《公园一角》中,超轻泥既是粘合剂,又是创作的材料,超轻泥结合树叶、果实等综合材料,表现了公园一角。 酒瓶装饰 四、用超轻泥进行立体造型的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在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中,95%没有任何美术基础,在运用超轻泥进行立体造型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对美术专业造型技巧要求不高,全体学生都能接受这种教学方式,由于超轻泥色彩鲜艳可塑性强,充分调动了师范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尽量结合中华传统美术文化和民间美术文化进行立体造型创作,既关注了美术文化的传播,又注重师范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符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提倡的精神,也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 “要根据基础教育的需要调整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的要求。针对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运用超轻泥进行立体造型教学是一次有意义的教学实践探索。 注:该论文是2012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奖励项目《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结构及形成过程模式研究》(课题号12JL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也是2012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院级课题《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校园实用美术实践教学研究》(课题号XYS12J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林间小屋 马勺

文章来源:《教育科学论坛》 网址: http://www.jykxgw.cn/qikandaodu/2020/0806/619.html



上一篇: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学生剪纸作品选
下一篇:布莱恩·阿瑟技术思想对教育技术进化的启示<s

教育科学论坛投稿 | 教育科学论坛编辑部| 教育科学论坛版面费 | 教育科学论坛论文发表 | 教育科学论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